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 图片新闻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文件 | 国家协会 | 协会信息 | 创优活动 | 省级工法 | 继续教育 | 建筑人生 | 会员风采 会员单位 | 绿色建材 | 焦点新闻 | 大 视 角 | 经验交流 | 技术推广 | 信 息 化 | 聚焦建业 | 法律维权 |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建筑人生 >> 建筑大师吴良镛及主要作品【打印本页】

时间:2015/11/26 浏览次数:45280次


建筑大师吴良镛及主要作品

 

 

 

       基本信息:


  姓名:吴良镛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22年5月7日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人居环境研究中心


  职务职称:教授、所长


  执业注册情况: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邮寄地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研究所


  教育和工作经历:


  194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至今,历任副系主任和系主任;1984年筹建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任所长;1995年筹建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任主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3年以来参与创建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科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以及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等职。


  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如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最后入选方案即“五老方案”)、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广西桂林中心区规划、孔子研究院规划设计、中央美术学院规划设计、南通博物馆设计、江苏省南京市金陵红楼梦博物苑设计。其中,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试点工程获1992年度的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2000年获得国家建设部颁布的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孔子研究院工程获2006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一等奖;中央美术学院规划设计获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个人建筑理论、设计创新、创作心得等:


  吴良镛长期从事建筑与城乡规划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和学科发展研究,先后发表广义建筑学理论,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及其理论框架。在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实践中,吴良镛重视对中国城市设计遗产的弘扬与运用,重视建筑文化内涵的挖掘,并努力实践广义建筑学中“三位一体”,即建筑、城市、园林结合的设计思想。


  1999年在担任国际建协第20次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时起草的《北京宪章》中指出:“美好的人居环境与美好的人类社会共同创造。”将环境建设与社会进步统一起来。
  个性化点评:(媒体或国内外同行对个人的评价)


  1989年国际文化理事会给他颁发荣誉证书,确认他的“杰出艺术事业及对人类艺术遗产有价值的贡献”。1990年5 月他被美国建筑师协会授予荣誉资深会员,被认为是“新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先行者之一;杰出的建筑教育家;著名的水彩画家;多产的作家。”国际建协前主席斯古塔斯赞誉他是“中国建筑领域在世界上的代表,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代表作品介绍:


  1、 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设计

   

 

    地点: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菊儿胡同


  业主单位:北京市东城区房屋管理局


  用地面积:2090㎡(一期);1.14公顷(二期)


  总建筑面积:2760㎡(一期);17897.33㎡(二期)


  容 积 率:1.35(一期);1.71(二期)


  设计时间:1987年


  竣工时间:1993年(二期)


  主创人员:吴良镛、卢连生、刘文洁、刘燕


  建筑层数:3层


  建筑高度:11.22米


  设计最初是对于北京旧城传统格局的探索,1979年形成了居住区整治的“有机更新”和“新四合院”住宅设计方案的思路。之后,又进行了很多轮“新四合院”模式的探索,在保持旧城风貌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其容积率,使其提高到与当时公寓住宅基本相当的程度,最终形成了一个容积率1。2,建筑密度75%的新四合院模型。1987年,该研究成果应用于北京旧城危旧房改造,并选定了菊儿胡同作为住宅调查及居民参与改建研究的试点。这项工程开创了在北京城中心城区改造更新的一种新途径,传统的四合院住宅格局得以保留并加以改造,避免了全部拆除旧城内历史性衰败住宅,并探索了一种历史城市中住宅建设集资和规划的新途径。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约翰?克劳斯指出:“吴良镛在中国进行的广泛的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和实践,成功解决了如何保持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和社会价值观等一直悬而未决的关键性问题。”

 

    2、 孔子研究院

   

 

   

    地点:山东曲阜


  业主单位:曲阜孔子研究院


  用地面积:9.5公顷


  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设计时间:1996-1998(一期工程);2005-2007年(二期三期工程)


  竣工时间:1999年(一期工程);2007年(二期工程);2009年(三期工程)


  主创人员:吴良镛、卢连生、单军


  建筑层数:4层


  建筑高度:28.6米


  1999年完成的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首期工程,一方面弘扬孔子文化,通过对孔子学说的再解释使其在当代发挥出更大作用;另一方面吸收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精华作为设计的理念和灵感的源泉,并通过“抽象继承”等方法弘扬中国的建筑文化。吴良镛在这一工程中坚持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研究建筑设计,从旧城的十字花瓣布局到新城十字花布局,并通过建筑设计,发掘礼制建筑、书院形式等文化内涵,推进曲阜城市设计。


  3,泰山博物馆


  早在2004年11月底,由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吴良镛先生主持设计的《泰山博物馆规划设计方案》,经过第六次论证修改,敲定了大体框架。


  按照这一方案,泰山博物馆采用分散组团的形式,分为序厅、展厅、多功能厅、封禅台等七组建筑群,在建筑原则上遵循泰山建筑特色,运用岩壁造型,兼以坊、亭点缀其间。整个设计方案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厚重的泰山文化底蕴。


  泰山博物馆设计方案,其主题思想是要体现泰山“大美而不言”的美学精神,表现出泰山“松石为骨,清泉为心”的风格,从而达到“长在泰山之上,化在自然之中”、与泰山的景色相一致、与泰山融为一体的设计效果。


  作为历史文化的延伸,泰山博物馆选址在泰安历史文化的主轴线上,突出主体建筑,针对泰山的历史和自然两大特点进行全面阐释。


  泰山博物馆分为人文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两部分,形成馆中馆的展示框架,其主体定位是泰山文化,其定性是综合类博物馆。分为帝王封禅文化、民间文化、大汶口文化、动植物、古树名木、地质地貌自然景观等几大部分,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与岱庙形成“南庙北馆”的建筑格局。(来源:中国建筑学会)

 

 

 

 

辽宁省建筑业协会地址:沈阳市浑南区三义街28-4号瑞宝东方大厦7楼
电话:024-22713480 邮政编码:110180 传真:024-22713480
E-mail:liaoningjx@126.com
备案序号:辽ICP备16006347号-1

您是第1938447位访问者!

辽公网安备 21011202000110号